来源于:《文物鉴定与鉴赏》杂志第33期 作者:冯海英

图4
西夏瓷器在今宁夏、甘肃、内蒙古等地都有发现,址主要分布在宁夏灵武磁窑堡、回民巷,甘肃武威塔儿湾和内蒙古伊克昭盟的伊金霍洛旗和准格尔旗境内,另外在贺兰山东麓的缸瓷井、插旗口也有发现。
西夏地处西北大漠地区,瓷器生产多是就地取材。为迎合当地人的生活需要和审美诉求,西夏瓷器在产品造型设计、纹饰题材、装饰手法均表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及特征。西夏瓷器虽然在瓷质上不能同期宋代著名瓷窑的精美瓷器相比,但其在器形和纹饰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。
一、胎
西夏各窑使用的制瓷原料均为就地取材,因各地自然条件的不同,西夏瓷器有粗细之分。粗瓷一般胎色泛红,器壁较厚,主要器形有瓮、缸、釜等器。细瓷胎土经洗练,胎质细密,胎色浅黄或灰白,器壁略薄,主要器形为碗、盘、罐、壶、瓶、勾等生活用具及板瓦、滴水等建筑用材。以磁窑堡、回民巷为代表的宁夏一带瓷窑烧制瓷器胎体质量较高。
西夏瓷器中的碗、盘、钵等圈足器均挖足较深,器壁近底处较厚,近口处较薄,这是因为碗、盘、钵等主要是顶碗覆烧法烧制而成。
二、釉
西夏瓷器釉色主要以黑、褐、白色为主,也有少量青、紫、茶叶末及酱黄釉色。其中白瓷质量普遍较高,精品明显多于其他釉色瓷器。(更多精彩见《文物鉴定与鉴赏》杂志第33期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