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
杨茂造
”
剔红观瀑图八方盘,元代,高
2.6cm
,直径
17.8cm
。清宫旧藏。
杨茂,元代人,杰出雕漆工艺家。生卒不详。浙江嘉善西塘(一作斜塘)杨汇人。光绪《嘉兴府志·嘉兴艺术门》:“杨茂嘉兴府西塘(西塘亦名平川,在今浙江嘉善县北二十里)杨汇人,剔红最得名”。又工戗金、戗银法。
此盘呈八边形,内壁八方开光,分雕三种锦纹地以示天、水、地的不同空间。锦地上压雕一幢殿阁,阁畔苍松挺立,一老者身临曲槛,眺望山前飞瀑,身后与阁内各有侍从一人。盘口边刻以仰俯花朵组成的图案。
杨茂擅长剔红技法,剔红,雕漆品种之一,又名“雕红漆”或“红雕漆”。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,发展于明清两代。明黄成《髹饰录·坤集·雕镂第十·剔红》中写道:“剔红,即雕红漆也。……宋元之制,藏锋清楚,隐起圆滑,纤细精致。”其法常以木灰、金属为胎,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,少则八九十层,多达一二百层,至相当的厚度,待半干时描上画稿,然后再雕刻花纹,一般以锦纹为地,花纹隐起,华美富丽。
杨茂便是著名的元代杰出雕漆工艺家。杨茂作品,传世不多。中国剔红技法,传入日本以后,他们称剔红为叫“堆朱”,盖剔红器为朱漆一道道堆上的意思。同一时期的张成也是著名的漆雕名家,在《日本国志》中有这样的文字:“江户有杨成者,世以善雕漆隶于官。据称其家法,得白元之张成、杨茂”。 后来又把中国张成和杨茂二人的名字,各取一字,杨茂取其杨字,张成取共成字,成为杨成,因此开始造剔红器者,称为叫“堆朱杨成”。沿用到现在,堆朱杨成变为专用姓氏了!
杨茂与张成的雕漆作品多以花卉和山水人物为题材。以山水人物为题材的作品都以画面疏朗、空阔、深远见长,并突出人物的活动,表现手法极细腻。此类作品均施以几何纹锦地,以三种锦纹分别表现天空、水纹和地面。天锦用折转回头的单线,类似窄长的回纹,犹如天空飘浮着薄云;水锦用流畅的曲线,似波涛起伏;地锦用斜方格或方格内刻多瓣形小花,如繁花铺地。此盘的总体风格正与上述特点相同。此盘雕刻细腻,刀法圆熟,磨制光滑,组织严谨,花纹自然柔和,具有明确的浮雕效果,表现出高超的雕技。为元代雕漆的佳作。
盘底髹黑漆,足内有刀刻填金“大明宣德年制”六字款,系后刻,足边左侧:“杨茂造”针书细款隐约可见,是为标准的杨茂款识风格。明代宣德时有改刻并填掩前代雕漆款识的现象,明代刘侗、于奕正合著的《帝京景物略》中对此有记载。
|